日志正文
|
||
似曾相识的惊涛骇浪——《水啸雾都》04年上映的灾难片《后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就是一部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美国本土票房8亿元,全球票房16亿!),而历时两年拍摄与制作,三千万欧元的投资的《水啸雾都》力求场景真实,特效逼真,以伦敦真实的地理环境、水利设施为背景,表现由于海啸形成的几十米高海浪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所到之处化为乌有,越水闸、冲塔桥,没伦敦……无论历史遗迹,还是现代摩登建筑无一幸免。那到底这部片究竟震撼不震撼?会不会带来和以往灾难片不同的感觉呢?只可惜答案难以直言好坏,优点缺点都有,或许是太多灾难片让观众会觉得这种惊涛骇浪似曾相识。 首先:特效篇幅较少,技术并无进步;据说影片一些镜头是在泰晤士河水闸八天完成拍摄的,以求打造一个以25米高的巨浪席卷泰晤士入海口的动作密集性情节,巨浪高及泰晤士水闸顶部并可淹没整个伦敦城。因此笔者特别留意特效,片中确实有一些特效镜头都非常惊人,所以结合电脑特效、蒙太奇、分镜头等电影技术造成的滔天巨浪最终淹过了水闸、冲毁大桥、势头勇猛的洪水涌进伦敦市区,漫过摩天轮,洪流任意肆虐从地下隧道喷涌而出奔向地面的人群都是亮点,可惜这些亮点篇幅较少,洪水吞噬陆地上的建筑物,塔桥、伦敦眼、大本钟这些磅礴景象也是篇幅短暂,让人意犹未尽。并非笔者非要看到影片中那些数万被困灾民瞬间被洪水淹没,只是观众不免会拿本片对比以往经典《后天》、《完美风暴》,甚至《海神号》,相比特效并无新意。 其次:剧情紧张刺激,故事略显老套;灾难片的套路无非就是主人公与大自然不可阻挡的能量正面交锋时,丝毫没有退缩,甚至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那种超越自我身体和心理极限的精神和勇气让人敬佩。而《水啸雾都》一样没有走出新意,甚至以往灾难片常用的双线套路依然在本片奏效,片中主线男一号不出意料的和女一号相恋,而二号主角正好又是有家庭矛盾的长辈,这种套路已经在不少电影中屡见不鲜(《后天》、《彗星撞地球》、《完美风暴》、《世界末日》……简直掐指捻来,虽然说感情是灾难片中必备的元素,可太多走一样路线还是会让人厌烦),因此电影里双线发展,一面是男主人公奋战一线,一面是COBRA控制中心拟定应急方案这些情节往往也都在观众意料之中了。 当然,《水啸雾都》虽然在特效、故事上棋差一招,但并非完全没有优点,我们来分析下本片值得赞赏的地方吧。 第一:演员表演真实,制作理念严肃;男一号罗伯特·卡莱尔最著名的角色是《猜火车》中Begbie(什么?猜火车不知道?电影美学史上也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里程碑啊,那007《黑日危机》中里那个反面角色记得吧),深沉并且带了点悲悯的眼神,一出场就让女性感觉他的肩膀非常值得依靠。当然他的表演也为电影增色不少。其他演员(尤其父亲、女议员值得留意)均表现良好;制作理念严肃也是本片优点,此片应该是请了不少水利方面的专家做参谋了,片中的绝大多数细节都做到了有理有据,推动了故事的紧张性(要不然英国环境署也不会为本片出面辟谣,公开发表言论谈水啸不会摧毁伦敦),历史上伦敦一直有遭受洪灾的隐患,而英国政府用这部电影鼓励其它的制片人用首都作电影选材也颇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配乐水准高超,欧式风格新鲜;英国电影的高水准配乐,已经不是第一次享受了,比如以前看的《一球成名》,那音乐娓娓道来,似乎以音乐呈现主角们内心的情感,建立了一套更细腻的叙事语言,而《水啸雾都》里,伴随着洪水的肆意侵袭,音乐的节奏也越来越高亢紧张,但在高亢紧张中又隐隐带着一丝希望,向进军的号角,鼓励人们战胜灾难,超越不幸。可以这么说,我们要注意英式音乐爱强调在音乐里隐藏玄机,以供敏感的听众读出深层意义。本片另一个特点,也是英国电影一个特点,片中力图表现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令人百感交集的人物刻画,而让电影有种平实低调略、带忧郁又潜藏着巨大激情的欧式风格。这种感觉相信喜欢英国电影的朋友应该更熟悉。 如果单纯冲着电影特效和故事情节,或许本片并谈不上优秀,然而5月那场灾难让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着对灾难的深深恐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水啸雾都》不失为一部鼓舞人心的好片子,因为它给我们的是无情天灾面前,人与人之间尤显难能可贵的真情真意,在大自然疯狂的进攻面前,人类反思的勇气和斗争的智慧。因此我期盼我们国家电影人能把5月那场灾难拍摄出来,因为那是最具人性光辉和人文关怀的电影,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