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吃大象?还是扮猪吃老虎?简析万达收购AMC的影响

分类:最新关注
2012-09-03 18:43 阅读(?)评论(0)

蚂蚁吃大象?还是扮猪吃老虎?

简析万达收购AMC的影响

【前言】历时两年艰苦谈判,521日万达与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一时中外电影圈议论纷纷,是万达与AMC双赢?是蚂蚁吃大象?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有效输出?还是国内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何谓院线?

官方释义:同一机构或者组织所按照不同的权利方式拥有多家电影院,并对这些电影院实行统一管理的体系称为院线。类似于快餐的连锁加盟,一家影院好比一家快餐店,一条院线好比一个品牌。院线便于节省拷贝,提高运营效率。电影院线制可以有效地规范电影发行市场,解决放映走私影片、瞒报票房、盗版光碟泛滥等现象。

院线主要负责发行渠道落地疏通和放映,是电影产业制发放环节的终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美国大型电影公司几乎都是全产业链的巨无霸,1948年派拉蒙法案通过,电影公司不得同时掌握从内容制作到发行再到上映之间所有环节,有效遏制行业垄断。电影产业发展完善的美国除了商业院线外,独立院校、艺术院线保障了产业多元化发展。也就是说,一切以市场来说话,以观众为主导,公平竞争。然而我国的院线制自2002年实施,还不足以和美国等电影发达国家院线制相提并论,历经了11年逐步暴露出种种问题,中国电影产业发育的不完全,因此全产业链比比皆是。

美国四万块银幕,其中45%被帝王、喜满客、通用、联艺等几大院线控制,并产出超过80%的票房收入。美国院线与影院直接有很强的资产联结,院线对影城有绝对控制权。相比之下,中国目前一万两千块银幕,除了万达、大地外,其他院线与影院关系松散,大多只是供片与被供片关系,影院只属于加盟类型,院线公司只能对极少数自己投资的影城有着实际的管理权。另外,除了产业链结构外,中美院线差异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放映机制、选址、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中美院线无论影院数量、质量上都存在差距。

何为AMC

AMC是全美国最大的三家全国连锁电影院之一(另外两家是帝王和喜满客影城)。AMC院线全称为American Multi-CinemaAMC娱乐公司以其5325块银幕的巨大数量成为北美第二大电影院线,仅次于帝王娱乐集团。AMC在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香港都有分属机构,而它的总部在堪萨斯城。2009AMC与索尼完成3.15亿美金将放映设备全部自动化的交易,2011年收入约25亿美元,观影人数约2亿,员工总数2万人左右。

AMC公司拥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带,拥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AMC很多营销手段被国内外院线模仿,比如“情侣座”、“影院套房”、“餐厅影院”、“爆米花套票”……近年金融危机,从美国几大上市院线的情况来看,美国电影院经营的利润率不过是个位数,运营最好的Cinemark院线其利润率也不过6.22%AMC处于亏损时态(在20111229日前的39周中,AMC的收入为19.3亿美元,但亏损高达8270万美元,经营状况堪忧。这也是AMC的上市之路屡屡受挫的原因)。

北美2002-2011年间的影院市场情况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电影票房(亿)

91

92

93

88

92

96

96

106

106

102

3D电影占票房

 

 

 

 

1%

1%

2%

10%

21%

18%

观众人次(亿)

15.7

15.2

15

13.8

14

14

13.4

14.2

13.4

12.8

观众平均观影次数

5.2

4.9

4.8

4.4

4.4

4.4

4.2

4.3

4.1

3.9

美国几大上市院线2011年的盈利情况

公司

市盈率

企业价值(亿美元)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亿美元)

银幕数量

利润率

Cinemark

18.84

27.2

5.53

3825

6.22%

Regal

20.69

40.3

5.13

6775

3.94%

Carmike

14.18

5.17

0.91

2236

2.69%

    在万达收购之前,AMC的股权由多家私募公司持有,领头的包括阿波罗投资基金和J.P摩根,共控股39%。其它的持股者则包括贝恩资本、凯雷集团等。光从这些私募投资者急于让AMC上市脱手的情况来看,便可知AMC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

并购是亏本买卖。还是双赢?

AMC连年亏损,IPO估值仅15亿美元,万达以26亿美元价格买入,看上去这是个毫无疑问的亏本买卖。

其实IPO估值是去掉了AMC的负债进行估值的,价值15亿美元加上负债20亿美元才是AMC真正的价值。万达董事长王健林面对该事件曾说,万达并购AMC其实是有很大折扣的,万达实际支付金额是21亿美元,也就是21亿美元买了5325块荧幕,其中一半还是IMAX3D,并不亏本。接下来万达持续投资5亿美元,用以升级一些银幕、音响系统以及周边建设。

对于AMC而言,万达强大的现今流注入,让金融危机笼罩下的AMC松了口气,能否双赢就要看接下来的合作与规划了,比如说正在进行中的系统升级、周边酒吧、饭店建设等,对AMC百益而无一害,这次并购也让万达在美国市场探出小小一步。

蚂蚁吃大象的疑虑

圈内外普遍的疑虑:万达目前仅不足90家影城,不足800块银幕,而AMC在北美拥有347个影院,5325块银幕。这种不在一个量级的并购,很有蚂蚁吃大象之嫌,很容易让人想起联想收购IBM,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

万达是一个集团,支撑玩大的五大支柱产业,最主要的仍是商业地产(万达广场),高级酒店(万达酒店)、连锁百货(万千百货)、旅游投资,最后才是文化产业,仅文化产业就不止万达院线,还有量贩式KTV、娱乐演艺公司、名家字画收藏,甚至已经在启动电影产业园、电影制作与发行等。整个集团年收入超过170亿美元,这次并购并非蚂蚁吃大象,甚至可以说扮猪吃老虎,并购AMC也是集团行为,不会对商业地产或者院线百货等板块有任何影响。

万达院线借助高端影院与大型商业地产相结合的模式迅速发展,短短几年便成为亚洲银幕数与票房数排名前列的电影院线,2011年其票房收入超过17.8亿元,占到了全国票房的14%,万达经营影院的净利润达到了17%,甚至超过了其在房产主业上的利润率。而AMC的经营策略和万达的经营理念是相契合的,美国首家大型多厅影院、集中在美国大中城市的核心地段、与附近的商业业态相结合、全美排名前十的影院名单里占据了六席……可以看出AMC的模式与万达在中国的大型豪华影院配合商业地产的发展策略是相吻合的。

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万达不仅希望进军美国的影院业,更希望新收购的院线公司能够成为万达在美国发展商业地产、酒店和零售商场的平台。可以看出,收购AMC或许只是万达国际化其商业帝国的第一步,万达已将国际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路线,因此在影视行业宁愿牺牲国内一些利润空间,也要与国际接轨。

产业链影响

收购AMC将为万达在内地的发展带来的诸多利好。比如说正在进程中的上市;比如说国家将在进口电影发行领域发放第三张牌照,博纳、华谊兄弟等都有意争取,而万达收购AMC将令其成为争取这块牌照的有力竞争者。内地没有派拉蒙法案约束,万达产业链不断完善,很有可能成为行内霸主,造成一定规模的垄断(当然是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

有人疑惑这次跨国并购是否代表着文化的输出,现阶段的并购其实仅仅只是商业行为,仅仅是资金的流动,绝对是无法产生所谓的文化输出的。万达目前对AMC的管理,依旧沿用美国本土的高层管理人员,不然就会水土不服全盘皆输。但未来,万达定会更加完善电影制作到发行再到上映的整条产业链(事实上关于制作与发行,万达已经有不少动作了)。

当然,万达的此次举动,无疑与中国政府近年来所推动的电影“走出去”战略是相吻合的。使中国电影人对扩大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充满了无限憧憬。不过仅指望这次商业行为就谈华语电影打入美国主流商业市场纯属无稽之谈,即使拥有了好莱坞电影制作工业流程的水平,能制作一定水准的商业大片,也不代表文化输出会达到什么效果。因为文化概念广泛,关乎民族信仰,现阶段来说,中国电影谈文化输出言之过早。如果中国电影人不能创作出更富有全球视野和普世价值的作品,那么万达并购AMC也不见得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带来多大机遇。

 

 

文章写于2012年6月,刊于《电影中国》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yule/c161202.shtml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